1、酒精为什么能给人带来愉悦感?
人体是一个复杂的骨骼机械体、生物电-物理实验堆、化学生物学反应池,无数科学家倾力研究,也才认识其一二。经目前的部分研究成果发现,酒精对人类情绪、认知行为的影响(即醉态)主要受到神经递质氨基丁酸、多巴胺及体内内啡肽水平的影响。
(1)氨基丁酸水平:γ-氨基丁酸(GABA)是系统的主要性神经递质。乙醇作为一种GABA激动剂,竞争性结合GABAa受体,从而增强了GABA的作用,使大脑产生作用,从而使人感到放松。较大摄入量会促进睡眠, 而过量摄入则可大脑生存所必须的活动。其作用效果同西泮类药。
(2)多巴胺水平:酒精也会对一小部分神经细胞有效果, 并从中脑持续到伏隔核区域, 而伏隔核在奖赏和快乐等感官体验中具有重要作用。和所有成瘾物(、、安非他命)一样, 酒精可以提升伏隔核中的多巴胺含量, 使饮用者产生愉悦感。 饮食、运动、晒太阳和冥想也可提升多巴胺水平。
(3)β-内啡肽(体内)水平:是一种脑下垂体分泌的类生物化学合成物,它能与受体结合,产生跟、剂一样的止痛效果和欣快感。酒精能使部分神经细胞合成并释放内啡肽,帮助我们在面对压力和危险时保持。 摄入酒精后的愉悦与放松感正是由于内啡肽水平的上升。跑步、吃辣能达到相同效果。
不过研究者提醒,过量饮酒则会让大脑产生焦虑和抑郁。
2、为什么有些人沾了酒就会红?
理解这个问题,就要从酒精的体内代谢进行研究:
酒精的化学成分是乙醇,乙醇在人体肝脏进行降解。首先其在乙醇脱氢酶的情况之下变成乙醛,然后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,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,进而降解完毕,排出体外。根据个体酶水平差异和摄入量不同,一般需要3-7天。
乙醇(Ethanol)→ 乙醛(Acetaldehyde) → 乙酸(Acetate)
乙醛具有具有毒性,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物清单中。
喝酒脸红的人,正是由于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(或不足),导致乙醛蓄积,而促发的持续性中毒症状。
所以喝酒脸红的人,是不能喝酒的人,文明劝酒。